Categories » 参禅悟道

说说足球吧

先扯点远的,最后再说说今天的比赛。
时至今年世界杯,我的球龄整整8年,相比之下球龄算是很小的了,成长环境问题所致。
02年世界杯,我上高二,虽说当时靠着自己的好体格当上了班上的体育委员,但对球类运动一窍不通,玻璃球除外。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足球也不完全是因为受世界杯影响,更得感谢的是班里组织的每天下午的大扫除活动,不值班时只好离开教室出去玩,偶然之间就跟班里踢球得那些哥们走到了一起。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五次…
(more…)

利用特长

题目很土,并且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你是不是这样做就是你个人问题了。我经历了,觉得还是有必要写出来留作多年以后的回忆。

经历得从大学时期的运动会说起,大学期间经历过2次运动会,参加过大一时的那一届。参赛项目是长跑,当时主观上认为自己常踢球耐力应该比较好,于是报了5000米长跑。结果自然是没拿到名次,不过成绩还不算太差,也确实累够呛。之前有人曾建议我去报铅球(我的上肢力量在我们圈子里还算是小有名气),处于对这种不刺激项目的没兴趣我拒绝了。

典型的幼稚做法,出于主观喜好放弃自己的特长偏走弱项路线,如果不失败除非信春哥(当时的失败就是因为春哥还没出现)。追求爱好固然是好,但是要建立的理性的基础上,不能说因为你喜欢IT就一定要把自己成为盖茨。年轻人爱好多,你必然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特长的爱好,不妨再发展下去。当然,这只是个选择阶段。

时隔6年后,想了想决定玩玩。于是参加了今年的北师大运动会,只报一个项目,铅球。我承认,我现在还是不喜欢这类不刺激的项目。结果,很是轻松的拿到了研究生组的亚军(拿冠军好像也是问题不太大,我猜“吹”的)。声明一下,我从没练过铅球。

谁都不是个毫无用处的人,人的存在注定了存在的条件,条件是啥不用说明了吧,善于发现并利用它。别太给自己较真,除非你想拿你这一生来做一个不出结果的实验。

或许后天努力会改变一些,我也相信后天努力。但谁又敢保证几率?!我开始懂得欣赏理性的执着!

北京天文学会2009年新春联谊会

简介:
北京天文学会于1952年12月22日成立。英文Beijing Astronomical Society,简称BAS。是竺可桢先生倡议下,由戴文赛先生发起联合在京的中国天文学会会员20余人成立的。历届理事长为赵进义、叶述武、冯克嘉、李 启斌、李宗伟、南仁东、何香涛。现系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赵永恒。现有会员400余名。学会挂靠单位——北京天文馆。
学会理事会下设学术委员会和科普委员会。
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天文工作者积极投身天文事业,不断提高首都天文科学水平,促进天文事业的繁荣与普及。
近年来,学术交流活动日趋频繁,1979年至1996年间召开9次大型学术年会,共收到较高水平的论文近500篇。
1994年举行专题报告会《美国大型天文观测设备的进展》,1995年与中国天文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文台和北京天文馆联合举办《全国高等院校“天文选修课”研讨会》。
除此之外,我会会员还参加物理学、高能物理学、地理学、空间科学、气象学、减灾学和哲学等诸多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
举办天文知识科普讲座是学会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自1978年起先后举办讲座150多次,约7万人次参加听讲。
1994年彗木碰撞,1995年泰国日全食,1996年百武彗星,1997年海尔-波普彗星,1997年3月9日我国黑龙江漠河日全食天象发生期间都组织大规模的观测活动。
为促进人才培养,学会连续9年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全国天文夏令营”等常规天文科普活动。今年来还努力开拓天文科普新局面走出国门加大力度开展了对外合作 科普项目。组织参加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1998年在英国首相访华期间,在京举行《“中英天文科普及现状”研讨会》;1999年8月组团赴欧洲观测日全 食并考察;2000年7月组团赴香港参加《京港天文交流活动》;2002年8月组团赴英国太空学校进行青少年天文交流活动等。这些活动使北京地区天文爱好 者扩大了眼界,广交了朋友。
文章来源:http://www.bjp.org.cn/misc/node_4520.htm
会议说明:北京天文学会每年都会组织一次联谊会,旨在促进交流,推动天文推广。联谊会时间一般在每年的春节前。会议成员有专业搞天文的,也有科普工作者和业余天文爱好者等。
2009年01-13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大唐电信科苑宾馆举行了本年度的联谊大会。活动内容嘛,就是娱乐,一个字:玩!
以下是活动照片:http://picasaweb.google.com/wuchaojian/rOuMhF#

09年末的月亮

真的是好久没玩过天文拍摄了,09年日食前买了转接口后一直没正八经用过,不是天气原因就是太忙。直到现在才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出去拍一次。

拍摄时间:2009-12-30  21点左右

地点:奥运村(国家天文台东门外广场)

器材:80500+350D

参数:ISO 100   暴光  1/1000   自动白平衡

原图未截取,后期锐化。

OK,看图!

推荐一篇关于哈勃照片的文章

这是一篇介绍哈勃照片诞生的文章,可读性很高!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哈勃照片的原始处理、拼接、以及彩色合成过程。

推荐这篇文章的原因还在于本文所用的例图正是本站站长自喜欢天文以来一直用的网络头像——鹰状星云!  <!–more–>

文章Jeff Hester
中文编译: Shea

考虑到版权问题就不直接转发文章,给大家个链接可直接点击查看!

文章链接: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4345.html

porno iz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