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毕业,前面写过一篇不短的文章总结过;另一个值得一说的就是发表的论文;
每个老板都说,做科研要活跃,连平时做事很低调的亲老板都说应该宣传一下,至少得让圈子里的人知道你在做什么,做的怎么样。于是老板建议总结一下,写成快讯的形式放到国台主页上,但还是保持了以往的低调态度,只写团组,不注明人名。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篇短文(原文:http://www.bao.ac.cn/xwzx/kydt/201401/t20140107_4012472.html):
首先是毕业,前面写过一篇不短的文章总结过;另一个值得一说的就是发表的论文;
每个老板都说,做科研要活跃,连平时做事很低调的亲老板都说应该宣传一下,至少得让圈子里的人知道你在做什么,做的怎么样。于是老板建议总结一下,写成快讯的形式放到国台主页上,但还是保持了以往的低调态度,只写团组,不注明人名。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篇短文(原文:http://www.bao.ac.cn/xwzx/kydt/201401/t20140107_4012472.html):
是的,就是这样,虽说过程有苦有泪也有痛,但结果是熬出来了。发个小文庆祝一下。(两年前http://astroman.lamost.org/dbs/archives/9971)
有些故事或许以后我会有心情讲出来的,或许讲给我的后代…
题目很土,并且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你是不是这样做就是你个人问题了。我经历了,觉得还是有必要写出来留作多年以后的回忆。
经历得从大学时期的运动会说起,大学期间经历过2次运动会,参加过大一时的那一届。参赛项目是长跑,当时主观上认为自己常踢球耐力应该比较好,于是报了5000米长跑。结果自然是没拿到名次,不过成绩还不算太差,也确实累够呛。之前有人曾建议我去报铅球(我的上肢力量在我们圈子里还算是小有名气),处于对这种不刺激项目的没兴趣我拒绝了。
典型的幼稚做法,出于主观喜好放弃自己的特长偏走弱项路线,如果不失败除非信春哥(当时的失败就是因为春哥还没出现)。追求爱好固然是好,但是要建立的理性的基础上,不能说因为你喜欢IT就一定要把自己成为盖茨。年轻人爱好多,你必然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特长的爱好,不妨再发展下去。当然,这只是个选择阶段。
时隔6年后,想了想决定玩玩。于是参加了今年的北师大运动会,只报一个项目,铅球。我承认,我现在还是不喜欢这类不刺激的项目。结果,很是轻松的拿到了研究生组的亚军(拿冠军好像也是问题不太大,我猜“吹”的)。声明一下,我从没练过铅球。
谁都不是个毫无用处的人,人的存在注定了存在的条件,条件是啥不用说明了吧,善于发现并利用它。别太给自己较真,除非你想拿你这一生来做一个不出结果的实验。
或许后天努力会改变一些,我也相信后天努力。但谁又敢保证几率?!我开始懂得欣赏理性的执着!
接新生的班车
开学典礼的地方(据说美国篮球队在这里训练)
研究生们在等大一小孩的典礼结束
工作人员